中国国际物流冻品运输:现状、挑战与优化路径
中国国际物流冻品运输是连接国内生产端与全球消费端的核心环节,主要涵盖冷冻肉类、水产、预制菜、冰淇淋等产品的跨境冷链流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及跨境电商崛起,中国冻品出口(如东南亚、欧洲、北美)与进口(如南美、澳洲、日韩)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3.65亿吨,其中冻品占比约15%,成为全球冷链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
国际海运:传统骨干运输方式
海运仍是冻品跨境运输的主要方式,尤其适用于大批量、低时效要求的货物(如冷冻鸡肉、猪肉)。中国企业通过租赁或自有冷藏集装箱(Reefer Container),将产品运往全球主要港口,再通过公路或铁路配送至终端市场。例如,广东广州的冷冻水产通过海运销往新加坡东南亚以及澳洲加拿大等国家 全程保持-18℃以下温度。
跨境合规与标准差异
不同国家的冻品进口标准严格,如欧盟要求全程-18℃以下、美国FDA对温度记录间隔≤1小时,2025年中国海关拦截不合格冻品103批次(涉及货值超2亿元),主要原因是温度记录缺失或超标。中小企业因合规成本高(检测费、认证费占比达8%-12%),面临更高的退运风险。
鱼类例如三文鱼 鳗鱼等 海鲜类例如生蚝 螃蟹小龙虾等以及素食类的都可以运输噢
有需要可加WeChat:wish-987 WhatsApp:+86 13143349814 telephone:+86 13143349814
|